【谁能想到范仲淹竟是在一个既无大湖,更无大江的所在地,中国的内陆河南省的邓州所作。】
“庆历四年春,滕子京谪守巴陵郡……予观夫巴陵胜状,在洞庭一湖……居庙堂之高,则忧其民;处江湖之远,则忧其君……”
这篇《岳阳楼记》是中国散文的典范。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。那么他是在什么地方写的?90%以上的人回答是洞庭湖的岳阳楼。错了!6年前,我在不经意间找到了答案。
2008年我参观完河南南阳市内乡县衙博物馆后,馆长特地派人陪同我前往河南邓州的花洲书院参观。邓州离内乡两个小时的车程,位于河南省的西南。一到花洲书院的大门外,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精美的石牌坊,坊额正中题有“学府圣境”,然后走过护城河上的24米长的范公桥,一座巍峨壮观的牌楼,牌楼正中有启功先生题写的“花洲书院”四个大字。走过牌楼,就算走进了花洲书院。这个书院建筑地方特别,是紧靠城墙。进牌楼后不久就要上坡,实际是登城墙,然后下城墙,就可抵达书院。这一段城墙专门建筑成为一个台,名叫“书山一览”台。下台后,台的背面刻有两句话:居庙堂之高,则忧其民;处江湖之远,则忧其君。
台的前面就是一尊范仲淹的铜像和一个照壁,照壁是花岗岩的,中间镶嵌书法家张志和先生用精美的楷书书写并雕刻的全文《岳阳楼记》。
为什么花洲书院有范仲淹的铜像?为什么又有《岳阳楼记》呢?书院的工作人员告诉我,这花洲书院是范仲淹被贬到邓州后创办的教学和治学的地方,故竖范仲淹的铜像;另外,千古名篇《岳阳楼记》也是范仲淹在花洲书院撰写的。几十年来,我一直认为这篇名文和王勃写的《滕王阁序》一样,是现场作文,即面对浩瀚的八百里洞庭所作;谁能想到竟是在一个既无大湖,更无大江的所在地,中国的内陆河南省的邓州所作!
于是有三个问题立刻就涌现出来:为什么要写《岳阳楼记》,为什么要请范仲淹来写,为什么范仲淹写得如此之好。
1044年(庆历四年),范仲淹因主持改革失败,自请外放,到当时的边关任陕西四路宣抚使兼知邠州。1045年,因病求解边任,请知邓州,遂以给事中、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到邓州赴任,并在此创办了培养人才的花洲书院。
滕子京和范是同年的进士,为官时互相支持。他修好岳阳楼后于1046年6月15日给范仲淹写了一封信,即《滕子京与范经略求记书》;在信中除恳请范作记外,还介绍了岳阳楼重修的情况,并附《洞庭秋晚图》一本。
滕子京在信中写到:“窃以为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,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,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,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称著。”
这段文字说得很明显,一个地方要有山环水绕的地方才能称为胜地,山水风景的优美一定要有让人登临游览的楼才能表现出来,楼一定要有一篇记才能永久地流传下去,记的文字一定要出自雄才巨擘之手才能和这山水、楼观一样显现出来。中国古代,在著名的山水风景之地盖楼,并请人作记已经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习俗了。这就是为什么要有一篇《岳阳楼记》的原因。
为什么请范仲淹?滕子京在信中写的很明白。他说范仲淹“文章器业,凛凛然为天下之时望,又雅意在山水之好,每观送行怀远之什,未尝不神游物外而心与景接。”
1046年,范仲淹57岁,无论文章和功业,确实是当时“天下之时望”,即“众望所归”的人物。他26岁中进士,踏入仕途,由于其才能出众,清正廉洁,刚直不阿,官一直做到了枢密副使、参知政事(相当于二品大官)。
最后一个问题范仲淹为什么写得如此之好,原因有三:一是范有着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丰富的战斗经历。文中的爱国主义流露在字里行间,至今已经近千年了,读后仍然是让人热血沸腾,意气风发;二是范有着很高的文学修养,当时已是有名的文学家;三是范有无比的联想和想象能力。范未到过洞庭湖,却能把洞庭湖之景写得如此大气磅礴,如此生动。这是因为滕给他带来《洞庭晚秋图》,使他文有所本;另外范是苏州人,见过茫茫的太湖。大湖的万千气象,他是能够融会贯通的。诺贝尔奖得主莫言说,没谈过恋爱的人,可能会把爱情写得更加美好,更加甜蜜。从《岳阳楼记》也可知道这一道理。